北京大外环河北段明年将建成 助推京津冀一体化
随着《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》贯彻实施,河北不断提高交通一体化、运输网络化、管理现代化水平。北京大外环河北段明年将建成,京津冀城际铁路网将规划新建23条城际线,S6线接入新机场与京石城际等等,“轨道上的京津冀”全面加速建成。
【高速公路】
北京大外环河北段明年将建成
以构建互联互通综合交通新格局为蓝图,河北提出将路网格局由“单中心放射状”变为“多节点网格状”。北京的大外环高速公路项目,又称首都环线通道,也被称之为北京七环。全长约940公里,经过廊坊、涿州、张家口、承德、平谷等地。全长850公里的北京大外环河北段正在全力建设,预计明年全线建成。
北京大外环高速公路建设:
北京大外环今年开工建设,京台高速、110国道二期等重点工程建设也将加速推进,修通将连接周边11条高速。目前,河北境内已建成通车廊坊至涿州段、北京至新疆高速公路河北段、张家口至承德高速公路张家口至崇礼段、承德至唐山高速公路承德至兴隆段、张家口至涿州高速公路张家口段,共约335公里;在建项目包括张家口至承德高速公路崇礼至承德段、密云至涿州高速公路廊坊至北三县段、张家口至涿州高速公路保定段,约445公里;拟建承德至平谷高速公路,约70公里。
【城际铁路】
京津冀城际铁路网将规划新建23条城际线
为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,京津冀城际铁路投资有限公司14日表示将在未来规划新建城际线23条。目前,公司正在推进京唐城际、京滨城际、廊涿城际、城际铁路联络线四个项目的前期工作。
京津冀城际铁路网规划年限为近期2020年,远期2030年,规划范围为北京、天津和河北省。规划目标是在中部核心区主要城市形成0.5到1小时交通圈,中心城市之间形成1到2小时交通圈,中心城区与周边城镇形成0.5到1小时通勤圈。
京津冀城际铁路网初步规划将以“京津塘”“京保石”“京唐秦”三大通道为主轴,以北京、天津、石家庄三大城市为核心,形成“四纵四横一环”为骨架的城际铁路网络,其中“四纵”包括京石邯城际、京霸衡城际、津承沧城际、环渤海城际;“四横”包括京津塘城际、京唐城际、津保城际、石沧黄城际;“一环”为环北京城际。规划新建城际线23条,总规模3400公里,规划覆盖中心城市、重要城镇和主要产业集聚区。
【地铁】
S6线接入新机场与京石城际
地铁规划中,北京市民较熟悉的S6线“更名”为“城际铁路联络线”,并由地铁升级国铁制式。按照城际铁路一般160公里到250公里的时速水平,从S6升级为城际铁路联络线后,速度将随之翻倍提升。
这条联络线北边起自首都机场T3航站楼,南下先后经过通州、亦庄,并在亦庄站分为两支,一支向南接入廊涿城际最终抵达新机场,另一支向西经黄村接规划的京石城际。这条全长120公里的城际联络线路,将串连起顺义、通州、亦庄、大兴、新机场等地,有利于有序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和产业转移。
【跨区域公交】
京张跨区域公交开通比以往的城际班车省时一小时
早上六点四十分左右,上班族拎着各色早餐钻进地铁8号线朱辛庄站,开始忙碌的一天。就在地铁站对面,几个绿色的公交车站牌非常显眼:今天新开通的去往张家口涿鹿898路、下花园899路,正停靠在那里等待乘客上车。
记者了解到,新开通的这两条跨区域公交线,都直接与地铁朱辛庄站接驳,出了地铁朱辛庄站B2口,走30米就到公交站,换乘非常方便。与以往的城际班车相比,行驶时间节约了一小时左右。
898路全程130公里,899路全程125公里,都属于公交里的长距离线路。之前去往张家口的城际长途班车在德胜门发车,每次都要经过回龙观等拥堵地段,时间上没法保证。这次改在朱辛庄发车,车辆行驶三五分钟就上高速,全程90%路段都在高速上行驶,一站直达。如果高速路上不堵车,2个小时就能到达张家口。车上司机也确认了这一点。
【高铁】
津保高铁三地百姓共同期待
“给您出道题,从天津到保定怎么走最快?”老家在保定、工作在天津市武清区某部队的刘杨,从2008年来天津读书时,就一直在反复尝试寻找答案。
最初,他选择乘坐火车,普速列车全程约4小时。为了能更快到家,刘杨改坐长途客运,但是即便高速公路不堵车,最快也要2个半小时。随着北京至保定的高铁开通,刘杨又有了新计划,到北京换乘高铁,虽然时间短了,但是一波三折的路程让他颇为头疼。“只能先坐城际列车到北京,在北京南站坐地铁到北京西站,再乘坐高铁到保定,掐好每个时间点,最快约2小时。”
“什么时候才能直接从天津坐高铁回家?”刘杨期盼着。这个问题正是京津冀交通一体化要解决的难题:空间距离虽近,但时间距离长,长期以来形成的“单中心加放射型”格局,让北京承担了大量周边城市的过境运输,也为北京交通带来巨大压力。
去年,津保铁路修建的消息在“朋友圈”里传开,“河北老乡都很关心这条铁路,有了这条铁路,回家就不用再大费周折了。”刘杨对记者说。
(据新华网、人民网、河北日报综合)
随着京津冀协同发展、东北振兴、河北沿海开发等重大战略的实施,秦皇岛在新港区、205国道西外环工程顺利通车、河北大街西外环改等方面取得重大成效。为了更好坚持京津冀协同发展,在打造特色节点城市上实现突破,精准对接,借力京津,秦皇岛经济社会发展正在迎来新的阶段,未来秦皇岛交通网路四通八达,京津冀三地将实现规划、建设、运营三同步。
铁路
到2020年 京津冀23条城际铁路竣工 完成0.5到1小时通勤圈
京津冀城市群包括北京、天津,以及河北的石家庄、唐山、保定、秦皇岛、廊坊、沧州、承德、张家口、邯郸、衡水、邢台共13个城市,区域面积占全国的2.3%,人口占全国的7.23%。但城镇体系发展程度不高,仅排名第10位。要推动三地区前进,京津冀城市群内铁路的密集动工。因为交通是连接区域经济一体化非常重要的基础和纽带。
京津冀城际铁路网将规划新建23条城际线 京唐城际连接北戴河
京津冀城际铁路网规划年限为近期2020年,远期2030年,规划范围为北京、天津和河北省。规划目标是在中部核心区主要城市形成0.5到1小时交通圈,中心城市之间形成1到2小时交通圈,中心城区与周边城镇形成0.5到1小时通勤圈。
京唐城际是今年新开工建设的60个铁路项目之一,也是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标志性项目。线路全长约153公里,始发北京通州站,途经通州、廊坊、宝坻、唐山,终点为既有唐山站。京滨城际即京津二城际,北京至宝坻段约80公里,与京唐城际共线,宝坻至滨海新区段新建线路全长约97公里,途经天津宝坻区、北辰区、东丽区,至滨海新区。廊涿城际是北京新机场外围综合交通配套工程,起点新廊坊站,途经北京新机场,规划终点位于京石城际涿州南站,全长约87公里。城际铁路联络线即首都机场至北京新机场联络线,途经顺义、通州、亦庄、大兴、北京新机场等地,长约120公里。
京津冀城际铁路投资有限公司目前正在推进京唐城际、京滨城际的先期工程年内开工,廊涿城际、城际铁路联络线明年开工。
"轨道京津冀"提速 河北多节点网路交通格局预计明年全线建设
以构建互联互通综合交通新格局为蓝图,河北提出将路网格局由“单中心放射状”变为“多节点网格状”。全长850公里的北京大外环河北段正在全力建设,预计明年全线建成;穿越太行山集中连片特困地区的太行山高速公路已进入开工阶段。围绕建成“轨道上的京津冀”,1900公里快速客运网、750公里货运网已纳入规划,京沈客专、京张铁路崇礼支线、京唐铁路、京津第二城际等项目将强力启动。
高速公路
到2017年 京津冀公路联网发展 三地撤销”断头路”
在高速方面,围绕京津冀交通互联互通,已经启动京秦高速二通道前期工作,谋划北戴河新区经唐山至北京新机场高速公路、建昌经青龙至曹妃甸高速公路、京秦高速北戴河新区支线及高速公路连接线项目,基本形成对接京津的高速大通道。
完善便捷路网的京津冀 京秦高速公路年底开工
今年8月,交通运输部编制的《关于推进京津冀交通一体化政策协调创新的指导意见》获得通过。目前,交通运输部与三地交通运输主管部门就地方性法规、规章进行了对接,形成了推进地方性法规协同的工作方案。京台高速北京段等项目建设顺利推进,京秦高速、首都地区环线通州至大兴段等项目力争年底前开工建设。
公路联网加速京津冀发展 2017年三地消除“断头路”
密涿高速、京秦高速、京台高速等连接三地的高等级公路网已全面启动。到2017年,三地间将消除“断头路”。与此同时,一条全长940公里的“首都地区环线高速公路”正在加快建设。“这条被称为‘七环’的北京大外环高速,含张涿、张承、承平、密涿、廊涿等高速路段。”河北省交通运输厅厅长高金浩透露,他们还将统筹铁路、公路、水运、航空多种运输方式协调发展,谋划以“2环、8通、4联、8港、8枢纽”为主骨架的“28488”综合交通运输网络布局方案。
航空建设
未来河北省航空大道6个 完成“一主六辅”的机场布局
按照京津冀交通规划设想,在机场建设方面,打造国际一流的航空枢纽。按照机场功能定位,形成优势互补、协调发展的世界级航空机场群。加快北京新机场建设,增强天津滨海机场区域枢纽作用,充分发挥秦皇岛机场比较优势。
为加快京津冀机场群建设 北戴河机场正式专场运营
河北省交通运输厅厅长高金浩日前透露,今年河北省将加快京津冀机场群建设,与京津加强合作,重点配合搞好北京新机场建设,积极推进区域内支线机场建设和通用机场建设。
据悉,今年河北省民航计划投资95亿元,秦皇岛北戴河机场将正式转场运营,承德机场工程建设力争全部完工具备通航条件,推动张北、三河等通用机场建设,全省运输机场将达5个,旅客吞吐能力达2200万人次,货邮吞吐能力达25万吨。秦皇岛北戴河新机场的投用将大幅提升秦皇岛民航的综合保障能力,同时促进旅游商贸、物流运输、酒店会展等现代服务行业的发展,为秦皇岛区域经济转型升级提供有力支撑。
未来河北省内支线机场将达到6个,形成以省内干线枢纽机场石家庄机场为核心,分工合理、功能完备、辐射力强、“一主六辅”的机场布局。